目前分類:Cinema (15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07202010_kidsareallrightbig.jpg
Do you see how you hurt me, baby. And I hurt you, too. That’s why we both get so blue. 

        這樣的情節看似很新鮮,在《性福拉警報》中,Annette Bening(Nic)和Julianne Moore(Jules)飾演的「女」同志愛侶透過精子銀行懷孕生子,組成自己的家庭,一雙兒女成年之後,卻希望能找到自己的生父,重新取得聯繫。然而,電影看到最後,你會發現這樣的題材對我們來說並不陌生,它不只在大銀幕上反覆放映,在真實的人生中也時常上演。婚姻不是愛情的墳墓,卻可能是一紙過期的保證,相愛容易相處難,當親吻變成習慣,我愛你變成口頭禪,感情在瑣碎的日常裡逐漸消磨,兩個人無可避免地走進了革命之路的死胡同。

tenkaw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日劇迷的話直接按上一頁不要看了。這篇是應某人的要求,抱著得到免費特映票的白鶴心理硬生出來的,所以其實沒啥鬼內容。原本沒有要po在這邊,但是因為恰好有入圍奧斯卡就乾脆放一下。

怎麼會入圍的啊?!不是說不好看,用BBS的黑話來說就是普雷而已(真的是很普)。總結整部電影大概是對廣末涼子從喜愛的厭惡的過程(開始:笑得好可愛 → 結尾:馬的,你是在笑屁)

坐在我右手邊隔一個位子的男性是個哭包,不停地聽到他擤鼻涕和翻背包找面紙的聲音。我跟某人進電影院前比誰有乾眼症,結果某人在婆婆那段也不禁啜泣。逼人掉眼淚的方式就是納棺過程切出到哀悼者的眼淚和特寫。我相信哭和笑都是有群眾感染力的。

tenkaw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reader_final-(3).jpg    這部電影我從開拍的時候就一直持續在注意,在溫斯坦的魔掌之下,似乎注定了多舛的命運。首先是女主角橋不定的問題。史蒂芬戴爾卓的首選是凱特溫斯蕾,但凱特溫斯蕾的檔期給了老公的《真愛旅程》。後來只好找來了合作過的妮可基嫚,等到妮可基嫚拍完《澳大利亞》,卻變成大肚子。到最後這個角色又回到了凱特溫斯蕾手中。
    拍攝過程中,由於年輕的David Kross未滿18歲,因此工作中斷了一段時間,等到David Kross滿18歲之後,才有辦法和Kate拍親密的鏡頭。此外,兩位大導演製片Sydney Pollack和Anthony Minghella在電影完成前相繼過世。
    飽受阻礙未能如期完成的《我願為你朗讀》,卻在惡魔溫斯坦的壓力之下,必須於獎季前上映。在電影裡面,其實可以看出來匆促的後製造成的粗糙感,這是Stephen Daldry前兩部電影難以察覺到的。

tenkaw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869537333_4867bd7640.jpg    不曉得《真愛旅程》這種中文片名是在取一種諷刺的意思,還是想讓觀眾以為傑克和羅絲又搭了一次愛之船。《鐵達尼號》之後十一年,李奧納多和凱特女神再度扮演銀幕愛侶,的確是噱頭也有足夠的吸引力讓觀眾掏出白花花的鈔票,不過我很壞心地覺得山姆曼德斯拍這部片的目的是在宣示:「凱特跟我在一起才會幸福!」

    這樣的電影和組合不讓人感到陌生,山姆曼德斯本身就拍過《美國心玫瑰情》,凱特女神則演過連困境都有些類似的《Little Children》。如果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,那麼美國電影裡的郊區就是孕育細菌和病毒的溫床,每個白色房子裡的人都不自由不快樂。

    《真愛旅程》是一部冷峻悲傷的電影。山姆曼德斯只用了一場establish的戲來描述年少的兩人墜入愛河,憧憬未來的遠景並天真地以為愛情能夠填滿現實中所有的殘缺,然而現實與夢想之間的拉扯,卻撕開了兩個人原本應該幸福美滿的生活(假面),種下悲劇的種子。

tenkaw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  

slumdog_millionaire.jpg     號稱2008年最佳電影的《Slumdog Millionaire》,自從在多倫多影展放映,拿下大獎之後,問鼎奧斯卡的聲勢便越來越強。劇本改編自小說《Q&A》,我沒有看過小說/劇本(福斯探照燈好像來沒放出來),但就電影來說,故事其實很羅曼史。我相信有些觀眾會覺得很俗濫,尤其年紀設定僅十八歲的男主角在鏡頭面前說:「This is our destiny」,沒有辦法融入的人一定會覺得太扯了。

    故事大致的內容是男主角Jamal為了尋回昔日的真愛,參加百萬富翁大挑戰的節目。每一道題目都是通往過去的一把鑰匙,以及回想起在門後面跌倒受傷的自己。成長的傷口和淚痕所鋪成的記憶,則是這些問題的解答。

tenkaw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tenkaw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兩種可能,一種是我很奇怪,另一種是網路上大多數人很奇怪,因為我很謙虛所以勉強承認自己看電影的胃口比較不同。我完全沒有被這部網路上談到撲天蓋地的片子感動到,寫下來也只是告訴自己這是我看的第一部泰國片。

tenkaw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     不知道會不會有人跟我一樣,看完《殺手沒有假期》之後的第一個感想是—把Bruges排進人生的旅遊規劃之中。片中的Colin Farrell和Brendan Gleeson和大多數觀眾一樣不知道Bruges這個shithole在哪,連地名的發音都發錯了!

    《In Bruges》只能用「太妙了!」來形容。這大概是繼《The Home at the end of the World》之後,Colin Farrell最好的演出,不過這兩個角色某種程度上有其相似之處。《In Bruges》整個故事大概是說Colin Farrell飾演的殺手搞砸了一次任務,和Brendan Gleeson一起被老大Ralph Finnes丟到比利時的Bruges度假。Brendan Gleeson買了一本旅遊指南,對古城歷史文化興致盎然,但年輕的Colin Farrell卻只想把咩:This is the best of Bruges so far! 

tenkaw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   一直徘徊在腦海裡的一點小感想,卻找不到適合的句子來描述。前陣子網路上閒閒晃晃,湊巧給撞見了,紀伯倫的詩句。

    我所說的一半毫無意義,但我說出來,為的是你能領悟另一半。(Half of what I say is meaningless; but I say it so that the other half may reach you)

 

tenkaw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    友人愛麗獅約莫在一年前送了我一張扶桑花女孩的poster,我到現在都還留著,由此可知我是不會說蒼井優任何壞話的。也因為蒼井優,我在自己評給自己看的電影評分中,給了有點浮誇的分數。
    每次看到蒼井優就會讓我想到桂綸美,兩的人都散發著某種清新的氣質,但就演戲來說,蒼井優樂勝。

    我完全理解台灣觀眾喜歡這部電影的原因,在劇情的結構上,可以看到許多和民視三立的元素—衝突,以及不斷的衝突。想想看,城市與鄉村、傳統與現代、家庭與工作、男人與女人…劉文聰與陳昭榮、惡婆婆與壞媳婦,好像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,更不要提搧巴掌、不斷送別的戲份,簡直是要觀眾噴淚。

tenkaw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       《Juno》的編劇Diablo Cody原是位脫衣舞女郎,在寫出這樣一部傑出的劇本之後,已然成為好萊塢的炙手可熱的編劇之一。經歷了近半年編劇罷工的風風雨雨,他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說的:This is for the writers,著實振奮人心。

        《Juno》是一齣很輕巧的通俗劇,電影的節奏掌握得恰到好處,讓觀眾的目光離不開Juno,為他開心也為他憂愁。不能免俗的還是先討論一下開場第一個鏡頭,導演使用大遠景讓加拿大的秋陽充滿整個畫面,Ellen Page在鏡頭左下方佔據一個小小的角落,好像面對著什麼不可知的未來。接下來一個遠景,Ellen Page面對著一張椅子,最後是一個特寫鏡頭,配著旁白:It started with a chair. 我們才明白他其實是回想和Bleeker在椅子上所發生的事,然後一隻狗的叫聲把Ellen Page喚回來。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開頭,在一個時間點上,掌握了過去的脈絡,Juno和Bleeker間的主被動關係,也昭示著即將發生的事。

tenkaw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     Right time? Right person? 這是我們一輩子的愛情難題。


    《Once》是關於美麗邂逅的一部音樂電影。妳有一臺壞掉的吸塵器,我家專門修理,妳彈鋼琴我奏吉他,機緣巧合,兩顆天涯淪落的音樂靈魂在街頭碰上,註定似的擦出了愛的火花。

tenkaw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    我猜想喜歡影集《Lost》的人一定會覺得這部電影富饒趣味。《Lost》第一季開頭是空難的場面,一架班機因為不明原因墜落在不知名小島的海灘上,不多時生還者們便發現這是個怪異的小島,叢林裡有北極熊、黑煙守衛以及others,種種威脅與資源的匱乏讓生還者內部開始分裂,從第一季到第四季這類團體內部的對立持續上演,觀眾也很樂於跟著選邊站。然而《Lost》劇情推展之慢,可說是吊足觀眾胃口,沒耐性一點的可能就直接轉投其他影集懷抱。
    《The Mist》開場充滿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氣勢,隨著迷霧而來的警車、軍隊,超市裡的人潮與流言,鼻孔流血的老人跑進超市大喊:「Something in the mist !」。導演熟稔地挑起觀眾的好奇心,想知道接下來的發展,以及,到底有什麼在霧裡?
    很快地,我們在下一場清理發電機排氣管的戲中得到了答案,這個Something是大章魚的觸角,對,就是大章魚的觸角,好像有點沒搞頭。不過還好電影的重點原本就不是放在怪物身上,接下來我們看到《Lost》中的元素開始發酵了。首先,律師是一定要死的,在美國社會中,律師是人見人厭的角色,斤斤計較又啃人血骨,人必去之而後快。律師之死顯然沒有《蒼蠅王》中象徵理性之死的意涵,這位黑人律師感覺上只想找人吵架,逞口舌之快、一時之勇。

tenkaw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    我沒有看過這本暢銷美國,在台灣也爆紅的小說。導演Marc Forster是老面孔,他的電影很適合在各大電影台播出,我根本不是他的粉絲也莫名其妙看了他四部電影。然而在四部電影之中,我以為《The Kite Runner》算是不太出色的,我想這主要不是Marc Forster的問題,他是很會拍通俗劇的導演,在《尋找新樂園》(Finding Neverland)中可以看到他的溫情攻勢層層疊疊堆積成一朵雲堡,最終要觀眾淚如雨下。


    那問題在哪裡呢?可能是編劇David Benioff(編過令人傻眼的《Troy》),也可能是原著小說。這個企圖寓國族歷史於個人生命的故事,大致劃分為三個段落。第一段敘述一對擁有主僕關係(?)的好友Amir和Hassan漸行漸遠的過程,說實在話我不是很喜歡兩個小朋友的演出,不自然的肢體動作和表情失去了兒童本應洋溢的天真,減損兩人友誼從堅固到瓦解應有的力度和影響。在這一段中,導演運用許多談話為Amir的父親Baba塑造出鮮明的特質,像一座山,既正直又頑固。這樣的性格延續至第二個段落,觀眾可以很容易理解Baba在社交圈中備受尊崇的原因,他的世故老練和交際手腕都表現出他是一位可靠的父親。但在流於表面的書寫之外,劇本賦予了Baba這個角色更豐富的層次,那是Baba為Amir可以放棄所有堅持與尊嚴,巨大又寬懷的父愛,這使得Baba成為劇中唯一具有血肉,令人動容的角色。 

tenkaw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     《The Orphange》的製片是《羊男的迷宮》的導演,兩部片子都以糖衣包裹著殘酷人生,譜寫一則成人童話,但在劇情刻化上顯得有些笨拙。這並非說片子不好,從中文片名《靈異孤兒院》,看得懂字的人就知道是個鬼故事,描述曾在孤兒院度過一段兒時歲月的Laura被人領養,離開他的玩伴們。Laura長大之後帶著他的家人回到孤兒院定下,想成立一個教養院照顧需要幫助的孩子。有一天,Laura和養子Simon大吵一架,Simon從此失蹤,於是Lauru尋子的過程便一躍成為電影的主軸。
    這個鬼故事說得非常曖昧,由於鏡頭始終站在Laura這邊,做為觀眾可以很明確地瞭解Laura心理起伏,卻沒辦法藉由他人之眼確認Laura看到的那些孩子究竟是真的鬼魂,抑或是因緊繃的情緒而產生的幻覺?導演善用鏡頭的功能,配合優秀的美術、化妝與攝影,讓整棟房子充滿森森鬼影,每個角落都有秘密,而Laura遵循著Simon教會他的尋寶遊戲,逐一將這些秘密攤在觀眾眼前。
    有趣的是,電影中真正出現鬼的鏡頭並不多,反倒是一直賣關子,讓觀眾的心懸在半空中。芝加哥太陽報影評人Roger Ebert在評論本片時,引用了一段名導西區考克和楚孚的對談紀錄:

tenkaw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